孔子却是这样回答的,如果用恩德来回报怨恨,那么我要拿什么来回报别人对我的恩德呢?
应该用公平的方式来报复怨恨,他怎么样对我,我就怎么样对他!
只有恩德,才应该用恩德来报答他!
至于复仇的方式,儒家那更是血性的很!
《礼记》之中,孔圣的弟子,子夏问道:“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返兵而斗。”
子夏又问道:“请问居从父兄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又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意思就是,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父母的仇,你该怎么办呢
孔子的回答是:“睡在盾牌上,枕着武器,不做官了,跟他不能同存于世,如果偶尔遇到,就不需要回去拿兵器就可以跟他开打了!”
不共戴天这个词,就是从老夫子这句话出来的!
又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死兄弟之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回答:“可以出来做官,但绝对不跟他在一处做官。如果国君让我们不要争斗,我遇到他可以不跟他相斗……”
言外之意,如果国君不禁制,我跟他见了面,还是会复仇的!
最后弟子又问,如果有人跟你有堂兄弟,或者情同手足好朋友的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的回答是:“我不做复仇的领,如果主人有能力复仇,我就拿着武器跟在后面……”
弦外之音,则是如果主人无有能力复仇,我便责无旁贷了!
秦枫在脑海之中回忆着这些篇章,细细总结下来,连自己微微吃惊。
先秦儒家的原教旨里,满满地写着复仇的血性!
但是秦枫也现了同样都是复仇,儒家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就是复仇以义为先!
“孔圣的孙子,子思在《礼记·表记》中将“报”与仁义密切相联,当是“以直报怨”原则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