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长达大半年的战争于所有体内流着楚血的百姓们来说都是既残酷又难忍的。他们虽远在京都,看似远离战火,但一城得灾,满国临险,便是全国的赋税在这半年来都是加重翻倍的。恨得了战争,恨得了朝廷,可于楚北的百姓与楚北军们,他们却又是持着完全相反的态度。
他们怜楚北百姓,敬楚北勇士!如今战火已熄,于楚北与京都于整个大楚都乃是天大的喜讯。没有人会不知这场和平是用何等的代价换来的。几年、几十年后他们或许会淡化这段历史才。但处在这个刚刚熄火的时期,全国的百姓们本能的都在心底赞扬与感恩着勇士。
“楚北军!楚北军!”
楚北军入京时恰好逢了一个绝好的日子,天朗气清,天碧如洗。浩浩汤汤的大队踏行进这座奢华大城时,便听到了里边传出了整齐的呐喊声。
男人们与女人们分别排在了左街与右街。左街的男人们正卖力的挥着手中的各色布条或是其他小物件大喊着,右街的女人们声音却要含蓄很多。此倒不是因为她们不激动。不过偏中偏南方向的楚国民风更为保守,被长期教化的女人们没办法做到太过粗犷。这会儿他们中成了亲或是身份普通的贫民闺女倒还好,大多坦露了容颜。可绝大多数名媛,却都是戴着帷帽或面纱的。
楚北军留了一些驻守在了与敌国邻界的边城。
还有大部分,除了一些需要进京面圣的,也在随行队伍中随时非晚入了京都城。倒不是她非要点这么多军马。而是圣旨上说,过阵子需对楚北军进行阅师。
时非晚知阅师其实不过是皇上让许多楚北军进京的借口。而他想让她带楚北军进京,大抵,是因京都城许多事情会生变了,既防万一,又为主动行事。
时非晚便领了整整五万军马前来,为迎合“阅师”的借口,她点的大多都是新兵。因为只有新兵才适合在这个时候进行所谓的“阅师”。像是漠州军那种,在这个时期,若是发出“阅师”的指令,便会让人觉得圣上没事找事做,易被辩驳被人抓着了话头借此生事阻行此事。
但新兵阅师,并无不妥。
而且,时非晚很明确万岁想让这支队伍进京的目的。所以,她需要的乃是更忠于她的一支人。显然对比之下新兵之心是最粘时非晚的。
“你们瞧……”
楚北军踏入京都城门之时,百姓们都开始驻足或是跳跃而起兴奋的眺望了起来。
队伍还在远方之时,他们看到的乃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队伍已近视野之时,他们先是瞧向了带头的那人:
不是因她是带头人所以一眼便看到了她,而是因为他们其实本来就在搜寻着她——
时非晚!
一个现今已在整个大楚甚至北戎闻名了的女子!
扬名,不因与擎王世子的那些风花雪月之传闻,而因她是时非晚!
京都城的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们还记得当初那个自泠州而来的臭名远扬的姑娘!他们还记得她当初何等的离经叛道,惊才绝艳!他们还记得她当初离开京都时所为何事。他们还记得她离京后到处都是她的通缉令……
而今日,她归京,乃是众民所期、众民所盼!
“天啊,你们瞧那时元帅……”
看清时非晚的容颜时,许多百姓们呐喊的声音已换为了惊愕的尖声。
所有京都百姓对时非晚的容貌都不会感到陌生:既因许多人见到过她,更是因她的画像早已在京都城流传开。